跳到主要內容
首頁 > 藏品資訊
:::
藏品資訊
蔣渭水牢舍銘藏品圖,第1張
蔣渭水牢舍銘藏品圖,第2張
蔣渭水牢舍銘

張炳煌

書法

釋文:室不在美,有氣則通;窗不在大,有光則明。 斯是牢舍,惟吾意誠。既決穿衣紅,未決穿衣青, 談笑為嚴禁,往來無單行;可以學坐禪,閱書經; 無親戚之會面,無朋友之交情。宋朝三字獄,周代公治刑;多人云:「何罪之有?」
款識:蔣渭水先生仿古陋室銘作牢舍銘。張炳煌書。

本件為2009年國立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舉辦「台灣先賢蔣渭水先生紀念特展」,邀請書法家張炳煌所書寫蔣渭水詩文作品。蔣渭水(1891-1931),出生於臺灣宜蘭,1920年代成立「台灣文化協會」,引領臺灣人在文化、與社會啟蒙自覺運動。蔣渭水因治警事件曾數度入獄,期間陸續於《臺灣民報》發表多篇作品,仿劉禹錫〈陋室銘〉的〈牢舍銘〉為其中之一。

張炳煌(1949-),字子靖,出生於臺灣基隆,世界新聞專科學校(今世新大學)電影科畢業,精研各體書法,致力於書法教育與推展,1981年開始在電視三台聯播主講「中國書法」及擔任「每日一字」標準國字書法示範近二十年,提倡臺灣書法發展而廣為人知。曾獲教育部社教獎章、中興文藝獎章等榮譽,歷任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、文錙藝術中心主任暨書法研究室主任、國際書法聯盟總會理事長等職。創立中華民國書學會,1980年代與國立國父紀念館共同倡議,於館內園區創設「中山碑林」,為國內最大的碑林。海內外展覽無數,1998年應邀於國立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舉辦「翰墨燦燦」個展。2001年開始與淡江大學資訊工程教授共同研發「e筆書畫系統」,投入全球華文學習的熱潮,作為學習和精進的工具。

出處:國立國父紀念館典藏詮釋資料,2021。
參考資料:
1.張炳煌,《翰墨燦爛—張炳煌書法創作集》,臺北市:國立國父紀念館,1998。
2.張炳煌書法藝術網https://web.archive.org/web/20120713005617/http://www.shufaarts.org.tw/,瀏覽時間:2021/03/23。
3.王慈霞,〈作家身影─閱讀蔣渭水的文學風采〉。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https://www.nlpi.edu.tw/JournalDetailC003313.aspx?Cond=58a837ab-93c5-4990-b423-7cbff81c1431,瀏覽時間:2021/05/19。

登錄號:E_6_029